目录¶
第一章:食品安全导论¶
第一节:食品安全概论¶
- 食品安全的定义
- 食品安全的内涵
- 食品安全、卫生、质量和保障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、质量、保障的概念与区别
- 食品安全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
第二节: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¶
-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
- HACCP
- HACCP应用实例:果汁产品生产
第三节:食品安全追溯体系¶
-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含义
-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历史发展
-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技术
-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主要问题
-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
第二章:农药、兽药与重金属残留¶
第一节:农药残留¶
- 农药种类和用途
- 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
- 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影响
- 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评估
- 我国农药残留现状及事件回顾
第二节:兽药残留¶
- 常见兽药残留
- 兽药进入动物体的主要途径
- 兽药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
- 兽药残留的主要危害
- 畜产品兽药残留的控制措施
- 兽药残留事件回顾
第三节:重金属残留¶
- 食品重金属残留的来源
- 重金属残留的特点
- 铅污染
- 汞污染
- 镉污染
- 砷污染
- 其他重金属残留
- 防止重金属残留的措施
第三章:食品加工和环境暴露来源污染物¶
第一节:食品加工来源污染物¶
- 丙烯酰胺
- 呋喃
- 氯丙醇及其脂
- 缩水甘油及其脂
- 杂环胺
第二节:环境暴露来源污染物¶
-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
- 多氯联苯
- 二恶(?)英
- 多环芳烃——苯并芘
第四章: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¶
第一节:使用原则¶
- 基本要求
- 可使用的情形
- 带入原则
- 作用
第二节:食品添加剂的分类¶
- 来源分类
- 功能分类
第三节: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¶
- 危险性
- 安全性
-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
第五章:生物毒素的危害控制¶
第一节:真菌毒素及控制方法¶
- 真菌毒素相关概念
- 我国粮食安全中的真菌毒素问题
- 我国对粮食真菌毒素的管理
- 真菌毒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
- 黄曲霉毒素
- 赭曲美毒素
- 展青霉素
- 伏马毒素
- 玉米赤霉烯酮
- 单瑞孢霉烯族毒素
第二节:海洋生物毒素¶
- 分类
- 河豚毒素
- 西加毒素
- 贝类毒素
- 微囊藻毒素
第三节:生物胺¶
- 来源
- 产生生物胺的食品
- 毒性和症状
- 防治措施
第六章: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¶
第一节:腐败变质¶
- 因素
- 卫生学意义
- 食物腐败变质的控制
第二节: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¶
- 疾病
- 中毒
第三节:细菌性食物中毒¶
- 沙门菌食物中毒
- 霍乱弧菌
-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
-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中毒
-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与治疗原则
第四节: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¶
- 麦角中毒
- 赤霉病麦中毒
- 黄曲霉毒素中毒
- 霉变甘蔗中毒
第五节:化学性食物中毒¶
- 亚硝酸盐
- 鼠毒强中毒
第六节: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¶
- 植物性
- 动物性
第七节:病毒传播和食品安全¶
- 新冠病毒
- SARS
- 禽流感
- 甲型H1N1流感
- MERS
- 病毒传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与食品安全
第七章:食物过敏¶
第一节:食物不良反应:¶
- 食物不耐受
- 食物中毒
- 药理性食物反应
- 代谢性食物反应
- 假性食物过敏
第二节:食物过敏¶
- 与食物不耐受的区别
- 流行病学特点
- 发病机制
第三节:食物致敏原¶
- 食物致敏原特点
- 种类
第四节: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¶
- LGE介导
- 非LgE介导
第五节:食物过敏诊断¶
- 食物激发试验
- 皮肤试验
- 血清特异性LgE检测
第六节:食物过敏的防治¶
- 避免接触致敏食物
- 药物治疗
- 脱敏疗法
- 其他疗法
第七节:食物过敏原的安全管理¶
- 过敏原标识管理
- 过敏原安全管理展望
第八章:转基因与食品安全¶
第一节:转基因食品概述¶
- 转基因
- 转基因技术
- 转基因生物
- 转基因食品
第二节:发展历史和现状¶
- 国际
- 我国
第三节: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¶
- 伦理
- 安全
第四节:安全性评价¶
- 原则
- 内容
-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
第五节: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与法规¶
- 国外
- 我国
第九章:营养伴生变化¶
第一节:营养伴生危害¶
- 油脂氧化
- 油脂腐败
- 油脂酸败的危害
- 反式脂肪酸
- 维生素破坏
蛋白质变性¶
十大垃圾食品¶
第十章:营养稳态与代谢性疾病¶
第一节:营养稳态¶
- 营养不良
- 营养素
第二节:蛋白质与营养稳态¶
- 蛋白质摄入不足与缺乏
- 蛋白质摄入过多
第三节:脂类与营养稳态¶
- 脂类摄入过多
- 脂类摄入不足
第四节:碳水化合物与营养稳态¶
-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
- 摄入过量
- 膳食纤维
第五节:矿物质与营养稳态¶
- 钙
- 铁
第六节:维生素与营养稳态¶
- A
- D
- E
- C
第七节:能量¶
- 基础代谢
- 能量代谢的失衡
第八节:代谢与代谢性疾病¶
- 肥胖
- 三高
第十一章:膳食模式与膳食指南¶
第一节:营养流行病学¶
第二节: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模式¶
第三节:中国居民膳食结构¶
第四节:中国居民膳食指南¶
第十二章:食品安全法律法规¶
第一节:历史与现状¶
- 现状
- 原因分析
- 历史演变
第二节:食品安全标准体系¶
- 食品安全标准的定义
-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
- 体系的分类
- 标准的内容
- 体系的问题
第三节:国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¶
- 美国
- 欧盟
- 日本
-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
-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
第四节:各国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限量标准¶
- 农药残留
- 兽药残留
- 重金属残留
第五节:国际贸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¶
- 主要安全问题
- 食品安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
- 法律研究
- 我国应对措施
第十三章:食品安全风险评估¶
第一节: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背景¶
- 提出
- 危害因子
- 发展概况
- 作用
- 国际风险评估机构
第二节: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¶
- 危害,风险,安全的区别与联系
- 风险评估
- 风险管理
- 风险交流
- 风险评估关咯交流的相互关系
第三节: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:¶
- 危害识别
- 危害特征描述
- 暴露评估
- 风险特征描述
第四节: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及食品添加剂的风险管理¶
- 农药
- 兽药
- 天然毒素
- 有害微生物
- 食品添加剂
- 案例分析:黄曲霉毒素AF的风险评估
第五节:数学模型与软件¶
第十四章: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筛查技术¶
第一节: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背景¶
- 现状
- 管理机构
- 概念和优点
第二节:技术的分类和特点¶
- 快速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
- 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
- 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
第三节: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举例¶
第四节:快速检测技术的问题和市场需求¶
- 问题
- 基层监管部门提高检测质量的方法
- 市场前景
第十五章:食品安全交叉科学与新兴技术¶
第一节:食品安全组学研究¶
- 概念
- 工具
- 应用
- 发展趋势
第二节:大数据分析与食品安全¶
- 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
- 大数据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
- 大数据在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应用
第三节:食品安全热点与新兴技术¶
- 成像技术
- 质谱技术
- 分子生物检测技术
- 免疫技术
- 同位素示踪技术
- 生物传感器
思考题示例:¶
1. 结合个人体会,谈谈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¶
近年来,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呈现 “总体向好、局部风险仍存” 的态势,监管力度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显著提升了公众的消费信心,但城乡差异、小作坊管理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。 从个人消费体验来看,超市、电商平台的食品标签愈发规范,生产日期、配料表、营养成分等信息一目了然,部分产品还附上了检测报告二维码,扫码即可查看第三方机构的抽检结果。例如,购买乳制品时,包装上不仅标注了奶源地,还能通过 “浙食链” 追溯系统查询到牧场环境、加工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。政府推行的 “明厨亮灶” 工程也让餐饮后厨的操作过程透明化,消费者可通过餐厅的显示屏或手机 APP 观看厨师备餐,这种可视化监管极大增强了用餐安全感。 政策层面,2025 年新出台的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》明确要求建立食用农产品追溯协作机制,强化肉类检验检疫出证查验,并对网络食品销售、冷链运输等环节提出更严格的合规要求。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食品抽检合格率达 98.27%,其中乳及乳制品、粮食制品等大宗消费品合格率超过 99%,但餐饮服务、水产制品等领域仍存在微生物超标、添加剂滥用等问题,合格率不足 96%。这说明标准化生产企业的品控能力较强,但小型餐饮单位和农村市场仍是监管薄弱环节。 值得关注的是,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逐渐理性。例如,对于农药残留问题,公众已普遍了解 “安全指标内的残留无需担忧”,并掌握了清水浸泡、去皮等实用去除方法1。但在转基因食品、激素肉等争议性话题上,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,需通过科普教育和强制标识进一步消除误解。
2. 简述 HACCP 原理¶
书里有,HACCP 强调 “预防为主”,与传统的终产品抽检相比,能更高效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,已被全球食品行业广泛采用,并成为 ISO 22000 等国际标准的核心内容
3. 举例说明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应用¶
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追溯链: 京东集团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合作,将 30 余万家企业的生产数据(如原料来源、加工工艺)与物流信息(如运输温度、仓储环境)写入区块链,消费者通过扫描商品条码,即可在京东 APP 上查看不可篡改的全链条信息。例如,某品牌猪肉的追溯页面会显示:养殖基地的防疫记录、屠宰场的检疫合格证明、冷链运输的 GPS 轨迹,甚至包括加工车间的实时监控画面10。这种技术解决了传统中心化数据库易被篡改的问题,确保数据公信力。
一物一码 实现全流程管控: 深圳倍诺科技为食品企业提供 “一物一码” 解决方案,通过赋码设备在包装上印制唯一二维码,关联生产批次、质检报告、经销商信息等数据。以某调味品企业为例,每瓶酱油的二维码可追溯至大豆种植基地的土壤检测报告、发酵罐的温度曲线,以及经销商的库存周转记录。企业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控产品流向,一旦发现某批次产品存在质量问题,可快速锁定销售区域并启动召回
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: 商务部主导的 “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” 覆盖全国 20 多个试点城市,通过 RFID 标签、电子秤等设备,在屠宰、批发、零售环节采集数据。例如,合肥市消费者购买猪肉时,小票上的追溯码可关联至生猪的养殖档案、屠宰厂的瘦肉精检测结果,以及批发市场的交易记录。监管部门可通过该系统快速定位问题产品的流通路径,2024 年某批次问题蔬菜正是通过此体系在 2 小时内完成全链条追溯并下架处理
省级平台实现闭环管理: 浙江省的 “浙食链” 系统整合了 11.3 万家生产经营主体数据,对 1371.7 万批次食品实施追溯。以酱卤肉制品为例,生产企业在出厂大包装赋码的同时,附加追溯码至销售终端。消费者扫码不仅能查看产品保质期、检验报告,还能实时获取短保期产品的剩余货架期预警,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6。该平台还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,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,系统自动触发风险预警并限制其流通。
这些技术应用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更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了精准监管和风险防控,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。